隨著高齡社會、土地稀缺與人們價值觀的轉變,環保葬逐漸成為近年許多家庭討論的話題。相較於傳統土葬和納骨塔等方式,環保葬不僅能減少土地使用,也更符合現代人回歸自然的理念。
但環保葬型態多樣,費用、流程、法規也各有不同,本文將整理台灣五種主要的環保葬方式,幫助您在做選擇前,能充分理解每種方式的特色與差異。
目錄(點擊前往閱讀該段內容)
什麼是環保葬?
環保葬是近年流行的綠色殯葬方式,主張骨灰回歸自然,減少環境負擔與土地資源浪費。常見方式包含花葬、樹葬、灑葬、植存及海葬,皆強調以最自然的方式處理骨灰,不興建墓碑、不占用墓地,符合現代環保與永續的價值觀。
此外,環保葬形式通常成本較低,對環境友善,也逐漸受到年輕一代的接受與推廣。
5種環保葬介紹與差異比較
各式環保葬比較表:
葬法 | 存放方式 | 限制地點 |
---|---|---|
花葬 | 土埋於公墓內花圃下 | 各縣市公告區域 |
樹葬 | 土埋於公墓內樹根處 | 各縣市公告區域 |
灑葬 | 灑於公墓內的自然地景 | 各縣市公告區域 |
植存 | 公墓外的政府指定綠化地 | 目前有辦理縣市: 新北市/臺南市/花蓮縣 須提前申請 |
海葬 | 使用容器灑入海中 | 須申報,並預約航班或配合政府安排 |
花葬
花葬是將逝者骨灰火化後,安置於各縣市生命園區內特定的花圃中。透過植栽與花卉美化,提供家屬一個溫馨、具紀念性的場所。
花葬適合重視儀式感、希望能有具象紀念空間的家庭,且許多縣市政府皆提供免費或低廉行政費用的方案。
延伸閱讀:【2025最新】花葬:回歸自然的環保葬法全解析
樹葬
樹葬為將骨灰安置於指定樹木下的土壤中,通常設於自然公園或公墓的樹林區域內,重點在於不設墓碑與特殊標記,充分落實「無痕回歸自然」的理念。
這種方式適合注重環境、追求簡約且不想後代負擔墓碑維護的家庭。
延伸閱讀:樹葬是什麼?完整介紹樹葬優缺點、流程、費用與申請方式
灑葬
灑葬是將骨灰直接灑於公墓內指定的自然區域,整個流程相對簡單且迅速,但必須遵守特定的法規與場地規範,避免影響周遭環境。灑葬強調自然回歸,適合追求極簡、不拘形式的家庭。
植存
植存是將骨灰經處理後,安放在政府指定的公墓外綠地,並搭配花瓣取代傳統的冥紙焚燒儀式,更顯環保。然而植存地區數量有限,名額也較少,因此有意者須提早規劃與申請,才不會花大量時間等待。
海葬
海葬透過將骨灰裝入可分解的「安息盒」,投放至指定海域,通常須由合格單位協助完成,流程較其他環保葬繁雜。
建議參加由政府舉辦的免費聯合海葬,但需配合政府安排的時間(一年約 8 次);若自行籌辦,費用約 25,000~50,000 元。
環保葬費用比較
環保葬相較於傳統土葬與納骨塔等方式,成本普遍較低廉,因為省去了昂貴的棺木、公墓土地租用、後續撿骨費用等支出。
以花葬與樹葬為例,多數縣市提供免費或收取數百元的行政費,通常僅需支付骨灰處理費約 200~2,000 元。
- 灑葬也因流程簡單而成本更低,通常不超過數千元;
- 植存則需考量名額有限及申請時程,費用相對較高,但依然比傳統方式節省許多;
- 海葬的費用則明顯最高,因須搭配出船航班或特殊儀式,整體費用從 25,000~50,000 元不等,若參加政府聯合海葬則無須費用,但須配合政府的時間規畫。
整體而言,環保葬仍具有顯著的經濟優勢,對於預算有限或追求環保的人士來說,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選擇。
環保葬的費用總整表(扣除喪事費、火化費、骨灰處理費):
葬法 | 費用區間 | 支出項目 |
---|---|---|
花葬 | 免費~$15,000 | 各縣市之地點使用費 |
樹葬 | 免費~$15,000 | 各縣市之地點使用費 |
灑葬 | 免費~$15,000 | 各縣市之地點使用費 |
植存 | 免費~$7,000 | 新北市、臺南市:免費 花蓮縣本鄉:$3,000 非花蓮縣本鄉:$5,000 |
海葬 | 免費~$50,000 | 專車費用、自籌航程費用 |
環保葬流程懶人包
南港禮儀社/環保葬的流程紀錄影片
各種環保葬流程(皆須經過火化和骨灰處理程序):
葬法 | 流程 | 複雜度 |
---|---|---|
樹葬 | 1.預約/舉辦儀式 2.由管理單位維護 |
低 |
花葬 | 1.預約/舉辦儀式 2.由管理單位維護 |
低 |
灑葬 | 1.申請灑葬地點 2.依規定灑撒骨灰 |
低 |
植存 | 1.預約/舉辦儀式 | 中 |
海葬 | 1.安排/配合航班 2.出海進行灑葬儀式 |
高 |
延伸閱讀:完整火化流程介紹:火化前準備、撿骨儀式、必知注意事項與禁忌總整理
環保葬的法規與限制
所有的環保葬方式都必須經過火化程序,必須在政府公告合法的區域內進行。
無論是花葬、樹葬、灑葬或海葬,都必須遵守各縣市的具體規範,禁止私自於未公告之區域進行骨灰處理或灑撒,以免違反環保法規,遭受罰鍰處分。
建議在規劃環保葬時,務必事先洽詢當地縣市政府的民政單位,以及專業的禮儀公司,充分了解相關法規及細節,避免觸法並確保整個過程順利完成。
選擇環保葬前,應該思考的3件事

宗教習俗與追思
選擇環保葬時需考慮宗教信仰或家族追思習慣,有些家庭習慣在清明節前往墓園祭拜,但若選擇不立碑的環保葬,可能無固定的追思地點,建議與家中成員深入討論。
所有家庭成員有無共識
建議家庭成員充分討論後並達成共識,避免未來產生爭議或遺憾。若未事先協調,容易在喪禮或後續追思安排上產生意見分歧。
建議以開放、尊重的態度,邀請所有家庭成員參與規劃,並根據實際狀況調整選擇,尋求情感與價值之間的平衡。
是否有宗教儀式的需求
若家族或逝者具有特定宗教信仰或儀式需求,建議事先確認該環保葬能否能配合相關儀式,以免產生後續困擾。
有些宗教對骨灰放置方向、儀式程序甚至焚燒用品有明確規範,例如道教與佛教的禮儀就略有不同,選擇環保葬時,若無法依宗教儀軌進行,對具備信仰者將造成困擾。
結語
環保葬不僅僅是一種葬禮形式的轉變,更體現了現代人對生命、自然與家庭價值的深刻體悟與尊重。提前思考並安排身後事,不僅能減輕家屬的負擔,也讓自己能真正安心。
無論最終選擇哪一種環保葬,所有抉擇都值得被理解與尊重。想了解更多地點與合法流程嗎?建議查詢各縣市生命園區、環保葬資訊網,或聯繫南港禮儀社,由專人提供更清晰的建議與分析。